10月3日,在正陽縣熊寨鎮(zhèn)岳伍村的田野里,大小農業(yè)機械齊上陣,農正在趁天收獲花生。
金秋十月,被人們譽為“一半米一半面”的正陽縣豐收景色,如詩如畫。南部稻谷金黃,北部花生飄香。在這個舉國上下歡慶國慶的時刻,正陽大地,也拉開了秋季農業(yè)生產的大幕。
在該縣的南部稻區(qū),收割機在稻田里不停地穿梭,農戶們正忙著將收割好的稻谷拉回家,現(xiàn)場呈現(xiàn)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,大家沉浸在豐收的歡樂中。
在該縣的北部花生產區(qū),170多萬畝的花生大田里,花生收獲機、撿拾摘果機、土地深松機等機械轟鳴,大地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記者走進正陽縣的田間地頭,看豐收年景,聽村民喜悅的心聲。該縣大林鎮(zhèn)涂樓村村民涂發(fā)友介紹說,他種植500多畝優(yōu)質水稻,保證了大米的品質和口感。由于今年風調雨順,稻谷的產量高、品質好,又是一個豐收年。
在該縣熊寨鎮(zhèn)王大塘村,祖祖輩輩種植花生的農民駱松山抱起幾棵剛剛從地里拔出的花生,沉甸甸的花生果粒粒飽滿,看著豐收的花生,他笑容可掬地說:“幸福是奮斗出來的,有黨的好政策,有高標準農田,咱老百姓只要吃苦耐勞,過上高質量的小康生活不成問題。”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近年來,正陽縣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,在該縣的熊寨鎮(zhèn)王大塘村建成高效節(jié)水灌溉示范區(qū)1萬畝,不僅實現(xiàn)了“田成方、林成網、渠相通、路相連、旱能澆、澇能排”,而且集智能灌溉、信息收集、農田林網建設于一體,促進了糧食安全、節(jié)本增收。
“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”。目前,正陽縣已進入大面積收獲期,為實現(xiàn)豐產豐收,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加班加點、輪番作業(yè),讓豐產的糧食實現(xiàn)“顆粒歸倉”。
在正陽縣黃磊家庭農場,種植戶黃磊今年種植花生2000多畝,為了利用晴好天氣,他采取循環(huán)作業(yè),盡量保持人停機不停,晝夜搶收。為保證秋收工作順利進行,正陽縣農業(yè)機械技術中心提前對全縣農業(yè)機械進行保養(yǎng),組織農業(yè)機械“三包”服務人員開展巡回服務,送件送修到田間地頭,協(xié)調全縣農業(yè)機械及時合理調度,大大加快了秋收生產進度。同時,積極宣傳引導農民邊收獲、邊還田,邊整地、不但實現(xiàn)“顆粒歸倉”,還確保冬小麥按時播種。(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余川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ndedutech.com/showinfo-666-266949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